
“学科、知识、词语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9年4月20日(周六)9:30-17:30
地点:日本关西大学以文馆4階セミナースペース
【议程】
9:30-12:10
闾小波(南京大学教授) “民本主义”之输入与意涵之回归
李恭忠(南京大学教授) Society与“社会”的遭遇:以1860年代的两份文本为中心
李里峰(南京大学教授) “运动时代”的来临:“五四”前后的观念转型与政治实践
孙 江(南京大学教授) 诸神之宴及分叉的近代——评梁启超《评非宗教同盟》
13:30-17:30
章 清(复旦大学教授) 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视野与方法
孙 青(复旦大学副教授) 清末兴学中的《无锡白话报》群体及其西学白话译本
王 楠(南京大学讲师) "优生"抑或"优境"?——1920年代的优生学与环境论之争
于京东(南京大学讲师) 近代中国早期的"领土"概念与修辞(1689-1910)
曹南屏(复旦大学副教授) 仿造现代性:近代中国的玻璃制造与日常生活
沈国威(关西大学教授) 赫胥黎在中国与日本
评论人:陈力卫(日本成城大学教授)
主办单位: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