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中的历史:近代书信、日记研究”工作坊

发表时间:2024-11-02 阅读次数:27次

“细节中的历史:近代书信、日记研究”工作坊

 

 

主办方: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历史学系

会议日期:2024年11月2-3

会议地点:上海衡山北郊宾馆

 

议程

 

开幕式  11月2日  8:45-9:00

 

注意事项:每位与会者的报告时间为10分钟,剩余时间讨论。

 

第一场  

时间:112日  9:00-9:50

主持人:张求会、李开军

发表人

发表题目

张秀玉

《晚清桐城派士人日记中的学术江湖》

顾少华

《重思以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知识脉络——以吕思勉为线索的讨论》

李稳稳

《从史实到史学:曾国藩的形象演变与历史书写》

王思雨

《“显达早邀同辈羡,艰贞要与世臣看”:吴士鉴生平事迹钩沉》

 

第二场  

时间:112日  10:00-11:00

主持人:戴海斌、张晓川

发表人

发表题目

李开军

《风潮中的杜俞——以杜俞书札和报刊史料为中心的讨论》

戴海斌

《唐才常“再次东渡”说辨正》

范铁权

《晚清出洋日记中的细节呈现及其价值——以张德彝、黄尊三日记为例》

张晓川

《大人出洋:龚照瑗使英及其<函稿>》

吴世平

《杨衢云被刺案背后的文书网络》

 

 

第三场  

时间:112日  11:10-12:10

主持人:范铁权、陈文彬

发表人

发表题目

严海建

《联大人日记书信中个人的浮现与网络的重现》

裘陈江

《跨国互动视野下梅光迪与胡适的孔教论争——以留美时期两人相关书信的考察为中心》

苗祎琦

《“普通学”的生成、流播与实践——以近代时人日记为视角的观察》

赵帅

《北京政府对五四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楼望杰

《作为史料重要出处之拍卖市场对学界的期待》

 

第四场

时间:112日  14:00-15:00

主持人:陈学然、严海建

发表人

发表题目

阮清华

《夏衍致周扬两封未刊“辞职信”解读》

张求会

《〈梁方仲遗稿〉中的陈寅恪》

王波

《“陈铭枢档案”所见书札文献举隅》

陈学然

《金文泰香港家书中的省港政事》

宫陈

《张元济史料的整理与删订——以张树年日记为中心》

 

第五场  

时间:112日  15:20-16:10

主持人:李振武、阮清华

发表人

发表题目

王富聪

《日伪统治时期沦陷城市京剧界的生存和反抗心态——以京沪地区义务戏为中心的考察》

夏静

《西安事变爆发前后国民党对“联俄联共抗日”呼声的认知与回应》

李哲

《“国内之外交”:军阀井岳秀的文书交往与割据的实现》

韩启云

《从事件到象征:“火烧赵家楼”的话语接受与历史叙事》

 

综合讨论  16:30-18:00

 

主持人:张仲民、王学军

引言人:王波、张秀玉、曹南屏、裘陈江、顾少华、王富聪

 

11月3日

围绕日记、书信这两种文类,根据以上分组自由讨论、交流。

 

 

参会学者(以拼音首字母为序)

 

曹南屏,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

陈文彬,《复旦学报》编辑部

陈学然,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戴海斌,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

范铁权,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宫陈,浙江省档案馆征集编研处

顾少华,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韩启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李开军,山东大学文学院

李稳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李振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楼望杰,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乐敏,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苗祎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裘陈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阮清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王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富聪,《团结报》编辑部

王思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王学军,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吴世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夏静,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严海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章清,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

张求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张晓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张秀玉,安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仲民,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

赵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Center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Modernization, Fud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